穿越全球化迷茫,寻找时代红利

2020-03-31

作者:周林林 谱润投资董事长

从美国回到上海的十四天居家隔离,给我了额外的思考空间。特别是对当前的宏观形势,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未来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对全球化经济活动中的中国企业的对策等进行了一些归纳总结,付诸笔墨与同仁一起探讨和共勉。

这次疫情始料未及,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预期,波及全球,必将影响深远。借以17年前SARS获得的经验,加上中国上下各部门的强有力措施和执行力,三个月内在中国基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现在的威胁已从国内转至国外。但当时SARS仅局限于中国地区,其影响有限,基本没有对全球经济有实质冲击。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国内大部分地区的复工率已达到60-80%,但后面的复苏将是缓慢和漫长的,这已不取决于国内的形势,而更多的取决于欧美终端市场的情况以及供应链的状况。从目前来看,形势还是相当不乐观。

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都影响巨大,除了航空,酒店,旅游,餐饮,零售行业受到重创之外,汽车,家电,机械设备等行业同样遭受了大幅下滑。随着疫情在欧美爆发,进出口也受到重大影响,预计下滑20%左右。根据摩根士丹利的研究预测,今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为负5%,全年GDP的增长速度可能回调到3.2%,具体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间以及海外疫情的控制情况。

毫无疑问,本次全球肺炎疫情的大流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各国倾举国之力、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来应对,也是对全球范围内,政府之间、组织之间、民间企业之间相助合作的大考验。疫情对全球政经的影响将是深刻而持久的,甚至将冲击现有的国际秩序,改变经济和产业格局,同时也将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根本性改变。在近二年逆全球化的趋势中,这次疫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的区域化,产业链结构的重组,也必将给中国企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穿越逆全球化的迷思,把握住时代红利,是每个立志“走出去”的企业必须要思考的内容。

平衡亚洲

亚洲市场包括中国国内市场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石。经过过去三十年的发展,东北亚(中、日、韩)产业的依赖度和互补性已是相当高了,已为区域的进一步融合打下了基础。加上近几年向东南亚转移的部分产业,亚洲经济的区域化已经逐步呈现。新冠疫情将进一步促进亚洲经济的区域化融合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和日本将承担双引擎的角色和作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利用中日关系向好的发展趋势,同时撬动好东南亚的生产要素的优势,是考验它们平衡全球市场的能力。

挺进美洲

美国仍然是中国产业出口的最大市场,尽管所占比例这几年在不断下降。中美关系是全球政治最微妙最敏感的关系。美国从政治,军事,经济,科技全面遏制中国的战略已经形成并着手实施。这一战略短期内不会因谁在台上而改变,贸易战只是战略实施体现出来的一小部分。对于中美关系要面对现实,抛开幻想,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打算。为了减轻贸易战对中国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企业应该考虑“前延战略”即将产业布局贴近市场。而作为北美生产制造后花园的墨西哥,中国企业不妨积极探索在墨西哥建立产业基地的可行性方案。立足墨西哥,中国企业相当于直面北美市场,同时也可以作为打开中美洲市场的桥头堡。 

牵手欧洲

中国产业对欧洲市场的渗透率一直不是很高,这其中有多种原因,主要是欧洲市场对中国产品的认可度不高,反过来中国企业对欧洲市场的认知度也有限。欧洲一直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有着形成独立市场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又显得力不从心,各方面的意见和政策总是发生冲突,难以形成合力,这其实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回旋余地。欧洲有着一大批专业技术型的中小企业,但普遍都面临着市场萎缩,自身又无力开发海外市场的困境,这次新冠疫情会更加剧这批企业的生存危机,而这恰恰给中国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兼并收购的机会。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对于欧洲的中小企业有着强烈的合作愿望,通过这些中小企业,中国企业一方面可以利用其渠道打开欧洲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其产品到中国和亚洲市场来,扩大其市场空间,还可以转移一部分生产到中国,进一步降低其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疫情蔓延之下,全球风险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市场疲软,企业面临缺钱困境,出售意愿增加;另一方面,资产性价比增加,卖方对估值的期待值也在下降。不过“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流动性危机下,谁家的钱其实也不多。据Mergermarket数据,2020年前两个月宣布的中企海外并购金额为12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65亿美元,同比下降八成。过去两年间,由于受政治地缘因素影响,中企的跨境并购市场也呈现量价齐跌的局面。 

当前,在疫情仍在全球各地爆发的形势下,有能力海外并购的中国企业首先要身强力壮。如同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在《债务危机》中所总结的:“在所有危机中,个性品质、个人能力和团队协同能力是决定危机结果的重要因素。”现阶段,中国企业要把握好自身的现金和现金流,只有现金才是企业生存之根本;同时要管控供应链,使供应链能够多元化,保证长期稳定性。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也应关注全球疫情爆发所带来的新机遇,主动和资本对接,主动迎接挑战,拥抱机会。

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还很漫长,还会面临各种挑战,但是在全球化进程中,除了市场全球化,业务全球化,更重要的是观念全球化,人才全球化。

遭受新冠疫情肆虐的世界,可能对全球化会更加迷茫甚至退缩。但对于渴望转型升级的中国企业,全球化是发展的路径和机遇。真可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身处其中的我们,应该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介绍

周林林为谱润投资创始合伙人及董事长。谱润投资创办于2002年,专注于中国的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大健康、大消费领域的股权及并购投资,目前同时管理美元和人民币基金。谱润投资成功案例有:水晶光电,利尔化学,上海钢联,雅士利,隆基股份,金禾实业,石大胜华,英杰电气,绿的谐波等。创立谱润投资之前,周林林曾担任美国视频数码技术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裁;赛诺金生物技术(中国)公司总裁,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咨询顾问,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市场经理和事业发展经理。周林林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2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化学博士(1989年),并且于美国沃顿商学院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