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润投资周林林:中国百万级的机器人市场刚起步

2016-03-28

中国每万名产业工人仅配备了20台机器人,与世界平均水平58台相距甚远,巨大的市场空间成为投资者趋之若鹜的领地。在机器人制造的最上游核心三大零部件制造中,最早进入且实现批量化生产的中国企业已经成为各路资本争夺的对象。

“未来5-10年,有哪些行业具备高增长的潜能?”这是上海谱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林林问自己的问题。作为一家成立于2002年,年回报率达到44%的LP,短短几年间,他经历了市场从白热化争夺项目到投不出项目的过程。

这位麦肯锡咨询顾问出身的投资人身上具有谨慎和精于分析的特点,除了数字,他同样关注产业政策和从实地调研中获取的行业动向。

当国家将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列入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时,从2013年起,智能机器人就进入谱润投资的视野,这是与整个产业劳动力成本变化息息相关的。

2008年,国家4万亿投资刺激产业发展之后,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2012年起用工荒加剧,以往低成本的劳动力供给在这时出现了一个转折点。另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已经不愿再从事枯燥或是危险的体力劳动,制造业到了不得不用机器来代替一部分人工的时刻。

国家统计局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制造业工资年复合增长率为12.7%。对照日本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催生机器人行业20年繁荣,但在地产泡沫,经济萧条的90年代初期因人工成本下降,机器人产业曾出现大幅调整。

谱润投资以上海沃迪码垛机器人为例进行投资回报的测算,一台单价30万元的机器人在劳动力成本增幅保持12%的情况下,从2012年2.3年收回投资缩减至2017年0.9年收回投资。佛山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霍锦添的看法是,“机器人打磨的最大的优点是品质一致性,24小时可以打磨出720个高档水龙头,相当于15名熟练工人工作8小时的产量,却只相当于15名熟练工人1年的工资。”

对此,十二五扶持政策频出,凸显智能制造国家战略。最近的有2013年12月《工信部推进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

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我国制造业从业人数约1亿人,2012年中国制造业配备机器人数量约10台/万名产业工人,2013年中国达到20台,远低于全球58台的平均水平。韩国每万人近400台,日本300多台,德国280台位居前三。周林林看好的是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预测的未来市场规模可达百万台。事实也证明,2013年中国以3.65万台机器人的购买量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买家。

根据2009-2012年全球新装机机器人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汽车、电子工业是目前主要应用领域,机器人可代替人力承担工件处理、焊接、装配等工序。

由于工业机器人系技术密集型产品,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壁垒均较高。整个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减速器、运动控制器),整机制造,系统集成,终端应用。

现阶段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较高,2012年中国新增的26,902台工业机器人中FANUC销售3,766台,占比13.9%,排名第一,接下来是安川、KUKA、ABB等。

在做了全行业发展形势的分析之后,谱润投资将投资方向锁定在产业链的顶端,即核心零部件制造。伺服系统、减速器、运动控制器占机器人总成本的60%以上,其中减速器又是成本的大头,占20%到30%不等,一些小型机器人甚至超过50%。

2014年年初,谱润选择投资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生产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即机器人关节)的企业。精密减速器又包括RV减速器和谐波减速器,前者应用在大型机器人上,绿的从事的后者主要应用于中小型机器人。仅在电子行业,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场就有10亿元以上的新增市场空间,但目前市场被一家日本巨头高度垄断,而绿的作为全球第二家可以实现批量化生产的厂商,其价格仅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到一半。

“批量化生产减速器并非易事,”周林林介绍说。绿的创始人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减速器生产的关键一是建立数学模型,二是要有精密设备生产的能力。这家创立于1998年的公司长期服务于国外航空和核工业、机器人公司,逐步建立起在精密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当公司于2006年起从事减速器的研发后,借助于高端精密制造的积累,才能够在中国第一个实现批量化生产,而精密制造批量化生产恰是中国目前机器人制造厂商的短板。

由于三大核心零部件生产的短板,导致中国机器人整机制造的平均成本高于国际30%。德国、瑞士在控制器领域领先,日本则在伺服电机领域领先。中国到海外投资相关的机器人产业时,也往往因为军事或是国家政策上的壁垒而止步。

“好在这个市场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充分支持,我们看到已经有几十家企业在从事相关的研发,但是暂时未能实现批量化生产。”周林林说。

谱润的成长植根于中国产业土壤,同中国制造一样,谱润作为职业投资专业型PE,已展现出日渐突出的强大竞争力。周林林在机器人和新材料的布局,也将把谱润带入顶级PE的行列,在海外并购上也会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中国的谱润及所控股的机器人企业也将很快不再需要海外同行的评价,他们很快将建言海外同行。

商学院资深记者钱丽娜,胡报深度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