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news
新闻动态
-
2020-05-19
穷神知化,大巧不工:谱润廿载化工深耕“经”
尹锋
我们的投资逻辑从早些时候侧重的 “行业空间,竞争优势”,提升到“整合资源,培育龙头”;我们对于精细化工领域先进制造业的评判,从早些时候侧重的“技术水平”和“成本优势”,提升到“产业延伸”和“绿色环保”;我们对企业发展空间的评估,也从早些时候关注的“稳健独立的自身成长”,提升到“行业整合的全球化机会”。
在很多投资机构眼里,化工是个传统行业,缺乏神奇的想象空间。但谱润投资却在这个领域持续关注了近20年。自2003年投出的第一个项目海翔药业(002099.SZ)开始,已经陆续投资了近十个化工项目,涵盖了有机无机、医药农药、食品添加剂、新能源化学、高分子材料等多个领域。前十年投资的七个化工项目中,已有六家成为上市公司,并成为各自相关领域的行业龙头。按照谱润的集中投资的策略,在这些项目中,谱润都是企业的第二大股东,在帮助这些企业成长和成功的同时,谱润也取得了非常丰厚的投资回报。2020年全球经济受到挑战的背景之下,回顾和梳理谱润投资对化工行业的投资逻辑,思考和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从创立之初就将精细化工领域作为重点投资方向,是谱润按照其投资原则,从众多行业中系统筛选的结果。
谱润投资的创始人周林林作为麦肯锡在中国的第一批咨询顾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从美国回到上海。谱润投资从创立的第一天,就将麦肯锡的系统分析方法作为投资判断的逻辑基础。
在行业赛道的选择上,谱润确定了四条基本的投资原则:
第一,投资的行业要有技术含量,而不应该是劳动密集型或者是资金密集型;第二,该行业不仅适宜中国市场,更要能够面向全球,要有足够的延展性;第三,该行业的中国本土企业要有一定的竞争力,特别是能够直面中国进入WTO后来自跨国公司的竞争;第四,该行业的中国企业,必须要具备持续提升技术和工艺的潜力,并且行业整体也有较长的一条上升通道。
我们发现,精细化工行业与这四个金标准非常贴近。于是谱润团队从2002年起,认真梳理出精细化工产业版图的一个大框架,然后再依据一定的标准筛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细分领域, 系统分析它们的成长特点、技术壁垒和发展趋势,并最终自上而下遴选出该领域中具有竞争力和护城河并有能力成为未来领袖企业。
谱润团队早年对医药原料、农药、涂料、食品添加剂、绿色化学、橡塑添加剂等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系统分析和企业筛选。我们主动发现并果断投资了海翔药业(002099.SZ)、利尔化学(002258.SZ)、滨化集团(601678.SH)、佰利联(002601.SZ)、金禾实业(002597.SZ)、石大胜华(603026.SH)和奥德赛化学等低调的行业领先企业。在经历了十几年的投后检验之后,这些企业大都成为了行业龙头,并保持着良好发展势头。
其次当我们以投资的角度看待精细化工行业时,它就不仅是一条条化学反应生产线,更代表着下游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的消费升级,才是将卓越的化工科技转化为下游优质消费品的创新动能。我们看到很多著名的化学公司,他们的先进技术最终都转化为下游的优秀产品,并与现代生活紧密相连:譬如杜邦的莱卡带来了面料性能的改善;戈尔化学的Gore-Tex,带来了户外活动的舒适体验等等。同样,在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化学品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香兰素带给我们的口感满足,玻尿酸赋予我们的容颜愉悦……
也正是因为精细化工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种紧密的联系也启发了我们的投资逻辑:从下游的衣食住行的需求出发,追溯上游产业的投资机会,那些能够将优势产品和消费需求紧密衔接、不断迭代,并在技术研发、产业实现和市场开拓方面拥有显著优势的企业,有成为未来行业领袖的潜力。这类企业很多时候是处于B2B2C这一链条中的第一个B端,是低调的隐形冠军,需要投资者以洞若观火的敏锐和顺藤摸瓜的执着,才能发现他们。
谱润投资在2010年投资金禾实业(002597.SZ)时,它已经从遍布全国的众多小化肥厂中脱颖而出,完成了向食品添加剂企业的华丽转身。金禾这个项目吸引我们的,除了公司的优秀团队、产业优势和市场地位,产品布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谱润团队坚信“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这一基本趋势。今天的金禾实业不仅是安赛蜜、麦芽酚和三氯蔗糖的全球龙头生产商,亦延伸至C端市场,打造爱乐甜品牌,并在线上线下积极布局,展现了一家优秀化学公司的非凡张力。
2018年谱润投资的金海晨光,是石油化工和衣食住行密切关联的另一个典范:作为国内领先的C5分离及下游加工利用的全产业链企业,金海晨光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胶粘剂、涂料、鞋材等领域。无论是电子商务繁荣带来的标签用胶的需求,还是消费提升导致的卫材用胶的增量,都成为公司下游市场高速增长的长期动力。
第三精细化工行业本身也在不断的创新和迭代,产业升级、绿色环保都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中国的精细化工行业正在向科技创新、智能制造和绿色发展进行升级和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很多优秀的企业脱颖而出,这要求投资人既有判断趋势的宏观视角,又有识别具体机会的微观洞察能力。
譬如我们投资的石大胜华(603026.SH),其创始团队是石油大学的教师和技术专家,我们投资时他们仅仅主营碳酸脂系列产品,但是通过了解公司的技术储备和对于产业发展趋势的研讨,我们判断公司后续产品的拓展和延伸空间,可以顺应清洁能源的发展趋势,从而具备引领绿色化工的成长潜力。实践证明了我们的预判:石大胜华凭借独特的技术和质量优势,迅速布局六氟磷酸锂、锂电池电解液特种添加剂等领域,并成为锂电池溶剂的全球龙头,奠定了更加稳固的持续盈利能力和行业影响力。
而谱润在2019年投资的道生天合,这个由80后年轻企业家创立的精细化工和新材料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风电灌注环氧材料的行业龙头。公司利用丙烯酸、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等基础化工原料,辅以各种添加剂、助剂和固化剂,最终为终端客户提供高性能的粘结、涂覆和密封解决方案。其业务领域主要聚焦在风电产业、工业轻量化、电气绝缘和电子封装,并集中国的整体制造业升级、清洁能源和工业智能化等几大机遇于一身,这也是谱润选择道生天合的重要原因。
回顾谱润在精细化工领域的投资历程, 我们对于行业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入。从面到线到点,又从点到线到面,不断地积累经验,积累资源,并通过时间和实践来证实或证伪各种判断和推测。在这十几年里,我们目睹了数轮行业周期,看到了行业发展动能的演变,我们的投资逻辑从早些时候侧重的 “行业空间,竞争优势”,提升到“整合资源,培育龙头”;我们对于精细化工领域先进制造业的评判,从早些时候侧重的“技术水平”和“成本优势”,提升到“产业延伸”和“绿色环保”;我们对企业发展空间的评估,也从早些时候关注的“稳健独立的自身成长”,提升到“行业整合的全球化机会”。这一切,都是谱润在发展中的与时俱进。
莫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中国经济历来具有很强的韧性,几乎在每次危机之后都会出现相对较快的发展期。我们专注化工行业,正是因为它是一个值得长期投入的赛道。我们期待着在这个充满变化的领域里寻找、发现、助力和成长。
-
2020-05-12
匠人心智,铸就工业之米|谱润明星企业系列故事
言及“匠人精神”,我们总会心生敬仰
这样的敬仰源于什么呢?
只做同一件事,执着地打磨
这样的专注和朴实让人动容
殊不知
匠人精神也是一种通往未来的方法
“这个紧固件看似简单,但其实有很尖端的工程技术含量。”浙江华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下称:华远汽车)的总经理唐朋拿出一枚铝合金紧固件放到办公桌上,给我们做演示。83年生的唐朋工科背景,2015年加入温州民营企业华远汽车之前,任职于世界五百强的李尔,曾经是华远汽车的客户。
唐朋手中的这枚紧固件是汽车仪表板上用于零部件装配时的间隙补偿。别小看这枚紧固件,“这枚零件花费了我们两年时间的开发、测试和验证,对我们意义重大。”唐朋介绍说,它需要在整车设计的前期就考虑进去,而过去像日系车这样的外资整车厂一般是不开放前期设计的权限给中国制造商的。
紧固件俗称螺丝螺母,属于机械基础零件,被誉为“工业之米”,大到航天飞机、汽车和机械设备,小到苹果手机、无线耳机,使用场景多达几十万种。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紧固件生产制造国。 成立于2002年,华远汽车零部件是一家研发、生产和销售汽车用高强度紧固件的企业。从早年的摩托车的配件厂起家,到进入外资主机厂家的一级配件供应商,历经汽车行业周期的起起伏伏,今天华远汽车发展成为了汽车行业特异件的龙头制造商,具备了能够打动最严苛的日系汽车品牌的工程技术能力。
一颗小螺帽背后的先进制造
这家民营企业的创始股东是两位温文尔雅的70后温州人——姜肖斐和尤成武。他们乘着改革的大好时机创出了一片天地。他们任人唯贤,吸引了大批优秀的有着国际视野和实战能力的年轻人的追随,担任了运营、财务、销售等一把手的管理岗位。
董事长姜肖斐说话不紧不慢,甚至有点儿腼腆。他1992年从做摩托车配件贸易起家,2002年转型做汽车配件并投资建厂,2012年搬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后第二年产值就突破了1个亿,并且在随后几年迅速拉升,到2015年已经成为安道拓、李尔这些大型跨国企业的核心供应商,进入福特汽车的内饰供应体系。2017年,华远在广东梅州投资5000万元建设第二个生产基地,2018年全面进入日系车企供应系统,实现了最具挑战的日系品牌供应链的本土替代。“制造业的发展规律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做起来,华远的发展是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谈及创业历程,姜肖斐的声音抑扬顿挫起来。
这两位温州儒商颠覆了我们对温州生意人的印象。华远从创业伊始,门槛就不低:他们坚持不做低价和低技术含量的标准件,而是定位在特异件,并且不断在新材料、新应用方面寻求突破。二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本业做差异化的高端紧固件。用姜肖斐的话就是,“紧固件确实是一个传统行业,我们看到的是螺栓、螺帽和螺母,一些螺杆和小金属件,但如果这些东西装到了波音飞机和宾利车上,是不是感觉就不一样了呢。我们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是从中端产品不断力争上游。”
华远的精彩和曲折,远远不止这些。2019年,华远汽车引入了产业战略投资人谱润投资。谱润投资负责华远汽车项目的投资人陈岩表示,令他最为佩服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身处全球汽车行业的周期起伏,华远汽车能够居安思危,在行业看上去最好的时候,预见到下行期的到来,提前做好战略储备。
2010-2017年,国内汽车销量持续攀升。2015年到2017年,虽然整体销量仍保持增长,但增速已经放缓。敏锐捕捉到“凛冬将至”气息的华远在2017年着手做了两点调整:1)重新规划公司战略规划,寻找确立新的大客户方向;2)加强现金效率和财务管理,当时把曾经获得全国税务能手、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局的陈锡颖聘为了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
让陈岩折服的第二件事,是华远汽车在2018年~2019年重点攻破日系车企供应链市场,实现了最具挑战的本田和丰田供应链的中国本土产品的进口替代。
当时的机缘是日系品牌普遍面临成本的压力,开始寻找性价比更好的零件供应商。早早有所准备的华远意识到机会来临。创始股东尤成武在广州拜访广汽本田的时候,发现广本正好在广东梅州建立一个扶贫项目。“于是,我们决定把原先计划在温州设立的第二个生产基地,落地到梅州,从而能够更有利地进入到广本的供应链体系。”尤成武回忆说,“我们把销售团队、研发团队都搬过去了,甚至就在客户工厂的里面建了办公室,以便第一时间响应。“
然而,进入日系品牌的供应链谈何容易!需要做出既能符合最高的质量要求,又能降低生产成本,甚至能够改良生产效率的产品。有了广东梅州生产基地这个敲门砖,华远从自身最擅长的内饰零部件开始切入,一步一步进入到其他汽车系统零部件供应。一颗紧固件的开发,华远历经了两年,展现了强大的执着、耐心和工程技术能力。从整车的环节数据开始做分析和计算,包括载重量、测试震动、耐久性、抗疲劳、装配环境等,之后是模具的开发、研制,出单品报告,再到整车的测试和验证,最后到批量测试和验证。唐朋感慨道:“日系品牌的严谨苛刻,得到客户的信任,获得这些环境数据就非常不容易。”
以“匠人精神”塑造核心竞争力
如果归纳华远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专注一个行业并且不断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是华远通往未来的第一把钥匙。华远善于发现客户痛点,并不断打磨手中的产品,在耐磨性、经济性、装配效率方面做到同类产品的领先。唐朋举了一个例子,华远真正打动日系客户的,是解决了安装效率的问题,实现了紧固件的一步安装,而这成为了客户现在向全球推广的经验。”
第二个核心竞争力是华远的差异化策略。华远汽车坚持做差异化的紧固件产品,减少甚至不做低毛利的标准件,以高精密、高附加值、新材料的特异件为主攻产品,客户方向也是高端外资客户为主。不仅如此,华远坚持工程技术能力的提升和投入,尝试新材料(轻量级的材料)、新设备(高精密、自动化程度高)。
其次,任人唯贤,充分放权,打造强大的职业经理人团队。用尤成武的话就是,“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不走家族企业的模式,目标就是把公司带到更高和更远的地方。对招募核心人员的时候,我们让应聘人开薪资待遇的要求,用三年的试用期,如果合格就能够进入合伙人机制。总经理唐朋、CFO陈锡颖,都是实现我们用人想法的人才。”浙大经济系毕业的陈锡颖对此深有体会,华远把曾经获过全国税务能手的他从公务员系统挖来委以重任,“他们(两位创始股东)一直坚信要往现代企业的方向去发展,所以我们能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去实施自己的想法。”
第四,优异的现金流管理。谱润投资的陈岩评价华远“非常注重各种投入产出的指标,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程度很高。”这与CFO陈锡颖对成本控制的一丝不苟分不开。陈锡颖说成本在他看来有两个概念:第一是显性的成本,例如采购降本,减少库存周转,合理的费用支出;第二是隐性的成本,即效率的损失,需要加强各个工序环节的效率损失的改善。他还制定了产品模式和策略的优化方案,降低了单个产品的管理、运营和人员的各项成本。这也难怪陈岩开玩笑说“感觉这是一家PE公司在做实业”。
应该说,华远汽车的匠人精神、人才团队、产品定位和现金流管理,是铸就华远行稳致远的核心竞争力。而谱润投资的加持,也成为华远做大做强的加速器。
经过两年的考察和磨合,2019年谱润投资正式入股华远汽车,成为其最大单一外部投资人。尤成武告诉我们:“谱润给我们最深的印象是,它不是一家急于求成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谱润是我们的产业投资伙伴,他们精湛的投后管理,包括如何优化投入产出,提升现金流管理,以及最重要的,全球化视野和资源的对接,对我们都是实实在在的支持。”
棋到中盘如何落子?华远押宝产业整合
未来华远的发展机会在哪里?“产业整合”和 “国际化”是两个关键词。华远的机会是成为全球化背景之下的中国先进制造崛起的典范。
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中,仅有八家中国公司,其中大部分还是国有背景的企业,这显然与中国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的地位相距甚远。而华远汽车的目标显然是能够在这个榜单上拥有一席之地。华远的未来愿景和发展方向,是要打造围绕高精密汽车连接件的产业集群。
陈锡颖分析说:“我们国内的竞争对手的紧固件出货量很大,华远不仅要在紧固件上精益求精,而且我们孵化出做座椅锁和锁栓的华悦,做金属冲压、拉伸连接件的华瓯,从紧固件拓展到其他产品线,就是要像下围棋一下,把每个点布局好,最后形成协同效应,打造具备平台化属性的公司。”
而新冠疫情可能是行业重新洗牌的一次契机。新冠疫情之后,更多的跨国汽车品牌会寻求供应链的多元化,考虑本地采购,就近生产,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华远已经在寻求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陈岩表示:“华远已经拥有了国产化的成功案例,未来一定要在自主创新、国产化进口替代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进入快速发展的下一阶段。”
新冠疫使得的全球汽车行业遭受重创,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的最新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汽车产销347.4万辆和367.2万辆,同比下降45.2%和42.4%。但是,疫情过后逆势投入,提前布局的企业可能会更快恢复元气。华远已经迅速作出了战略调整。基于良好的现金流储备,华远今年将从海外购置数千万元精密制造的自动化设备,提升先进制造的能力;虽然今年2月和3月的客户订单减少,但华远的研发团队反而腾出了更多精力加速高精密新产品的研发,提高投产效率;华远在上海嘉定建立研发中心,为新应用和新材料的创新研发做好人才储备,目前研发团队在华远汽车员工占比超过10%,居行业领先地位。
中国人过去喜欢讲“风口”、赶“风口”,一家企业是急吼吼地去赶一百公里外的一个“风口”,还是抓铁留印踏石留痕地在自己的行业精耕细作?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在《隐形冠军》这本书中说过:“专注和细分市场的第一名,反倒更加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华远汽车的愿景显然是要成为这样的隐形冠军。它的自始自终的匠人精神,是它通往更好未来的方法。
-
2020-04-22
对标3M汉高,隐形冠军道生天合的“道”从何而来?|谱润明星企业系列故事
季刚-道生天合创始人兼CEO
我们有5-10年非常清晰的规划,目标是成为像3M和汉高这样的企业。
坐在我们面前的季刚——道生天合的创始人和CEO,T恤加上夹克外套,是一位80后的系列创业者。在28岁的时候,他以化工贸易代理起步,开启了在胶粘剂及复合材料领域的创业之路。2015年6月,他和伙伴们成立了道生天合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坐标上海。
季刚在道生天合位于黄浦区“幸福码头”时尚创意园的独栋办公楼与我们见面。这里前身是上海幸福摩托车厂的车间,经改造为挑高8米的Loft式工业风设计,同时融入了Art Deco的硬朗和浪漫。小足球场、健身房、西式餐厅,烘托出年轻与活力的氛围。
逆势入局 主动出击
道生天合的基本盘是以环氧树脂、结构胶为核心产品,应用于制备大型风电叶片。但它进入的时点正处在行业的风雨期。
15-17年,风电行业装机量连年走低,发改委下调标杆电价,全国弃风率高达15%,限电并网问题亟待解决…彼时的风电玩家们,迷茫者有之,意兴阑珊者有之,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举棋不定。在这样的形势下,道生却选择了逆势入局,是源于其对清洁能源的信念、以及国产化契机即将到来的笃定。
季刚回忆说,2014年,行业里发生了一件大事——陶氏化学将其全球氯代有机物和环氧树脂业务出售。回头看,可谓是国内风电产业链重新洗牌的开端。季刚敏锐地意识到时机到了。
“外企在成本和贴近客户需求上没有优势,尤其是风电领域,产品成本是一方面,怎么用好产品(配合生产工艺)也很重要“。从组建团队、选定生产基地、试生产、小批量到大批量,道生的步伐很快,但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又坚定。规模效应下,道生一直在为全行业的降本努力贡献。
道生重视客户服务,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我们在现场跟叶片的小伙伴,有的一跟就是1个月,确保8-10支叶片的顺利制作。“在此过程中,道生致力于为客户实现工艺改进、缩短叶片制作周期,帮助客户实现更高的周转率,与客户共同进步。
3年的时间,道生成为了国内风电灌注环氧材料供应商的龙头企业。而2018年以后,风电行业迎来了景气周期,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在电力结构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道生乘势而上,规模越做越大。
对标3M汉高 全面布局
以风电为基础,道生正朝着更多元化的领域出发。丰富的产品线和强大的技术储备,已经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轨道交通等行业实现应用。
"我们定义自己是一家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企业,利用丙烯酸、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基础化工原料,辅以各种添加剂、助剂和固化剂,最终为终端客户提供高性能的粘接、涂覆和密封解决方案;风电是我们切入的点,将来我们要铺更多的面。"季刚对此很有信心。
以汽车行业为例,道生在电池pack粘接、导热、阻燃、电机灌封、传感器粘接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合作伙伴包括了国轩、泰科、吉利等知名企业。
季刚对胶粘剂巨头3M和汉高有自己的理解,“这两家世界级企业横跨多个领域,从日常生活中到专业领域,在每个细分行业都有非常强的、领先性的产品,并且它们能够发现行业、产品和技术的趋势,引领行业的进步。这是需要我们学习和追赶的。”
“我们有5-10年非常清晰的规划,目标是成为像3M和汉高这样的企业。”季刚目光坚定的总结道。
高效团队 无所不及
在这次对话中,季刚反复提到团队的力量。他以足球为比喻,“我们需要销售作为前锋冲在前方攻城略地,需要财务作为守门员看好大门,然后还需要生产、运营像后卫球员一样,把守好后方。”而作为CEO, 季刚认为,他的位置更像是需要综合能力超霸的中场(Midfielder),负责衔接好前锋与后卫,并保证足球的控制权在我方。
创业初期团队一人多角,互补短板。季刚相信事在人为,回想起团队刚成型的日子,虽然只有十几人的团队,也没有明确的分工,但大家的效率很高。这段难忘的岁月也奠定了道生的企业文化,是行动力和战斗力,团队互相帮衬、互相补位。
扁平化管理,注重人效。随着企业的做大,如何避免“大公司病“是季刚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公司实行了扁平化管理,直接的沟通、开放的氛围,促使业务更高效的运转。
极客精神,重视研发。今天,公司的研发人员比例高达28%,但季刚认为还需要继续投入,“如果按照我们目前的需求,研发的配置绰绰有余;但这是着眼于未来,我们还会加大投入。”
招更强的人,走更远的路。“我一直鼓励团队去招比自己更强的人,我们都要有股东的心态,朝着共同的目标,蛋糕才会越做也大。” 季刚强调,不妨把利益放的更长远一些,面向未来,与优秀的人为伍,为有梦想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可施展、有成长的平台。
2019年,道生引入谱润投资的战略投资,季刚坦言他并不想找纯粹的财务投资,而谱润投资不仅给公司注入资本,并且在化工行业长期深耕,投出过诸多优秀的化工企业,能给被投项目提供更聚焦及专业的价值和资源。“在投后管理上,谱润也展示出了相当高的水准,在业务拓展、经营管理、公司治理方面,给予了我们宝贵的指点。”
道生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从代理起家,到投资建厂,不断研发创新,力争上游,三年做到了胶粘剂和复合材料的国内领先,季刚他们随时准备迈出更大的步伐。
-
2020-04-20
美日企业真的要撤出中国吗?政治口号VS商业逻辑
本文作者:周林林
文章转自FT中文网
周林林:外企为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和贴近中国市场需求而进入中国是理性选择,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无法从根本上撼动
近日有两条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热议。一条是日本政府将专门拿出24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8亿元)资金,用于资助日本制造商将生产线撤出中国,以实现生产基地的多元化。在2435亿日元当中,有2200亿日元将用于资助日本企业将生产线迁回日本本土,235亿日元将用于资助日本公司将工厂转移至其他国。另一条是美国白宫首席经济顾问库洛德提议:“对于美国企业从中国迁回美国的所有支出,美国政府应同意给予百分之百的税前列支”。许多中国自媒体开始炒作这条新闻,甚至打出了“白宫官员提议美国公司全部撤离中国”这样耸人听闻的标题。
对于这些新闻,只有分清政治口号和商业逻辑之间的差异,才能帮助我们正确判断形势,抓住事物本质。政治口号通常代表政治家的愿望和导向,但跟商业的现实利益往往有很大距离,从而难以落实。在西方多元社会,政府对商业行为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商业背后的利益考量才是决定企业行为的根本。
根据日本外务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进驻中国的日资企业增至2005年的2.2倍,达到7.6万家,其中大多数企业都在中国开设工厂,比如众多知名的日本车企和日本半导体电子企业。假如有一万家日企要搬回日本,根据日本政府给出的资助资金数量,平均每家能够获得2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43万元。这样的金额对于跨国搬家显然只是杯水车薪,恐怕用于职工的遣散费都不够。
其实,当年日企和美企从本土搬到中国本身就是基于商业逻辑的理性行为。他们离开本国,一方面是基于成本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本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和调整,使得环境对制造业越来越不利。而现在这些基本因素依然存在,简单把制造业搬回本国并没有任何的合理性。随着过去几十年的转变和调整,今天美国和日本的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日企和美企搬回本国的最大挑战是缺乏产业工人,而不是单单成本的问题。这一挑战在日本的老龄化社会尤为严重,使得制造业的大规模回迁已经几无可能。
同时,外企搬出中国在过往十年也是一种常态,而非这两年才出现的独特现象。在这同时,外企也在不断地进入。外企的进进出出已成为一种动态平衡。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迁出是一种必然。
中国加入WTO的初期,中国出口的八成是资源性商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到今天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电制造大国,出口商品中机电产品已占到六成以上,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已下降不到二成。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基本完成了产业的转移。
外企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但还有一种原因是部分外企在中国的竞争优势逐步丧失。我们应该看到,外企当初主要是把中低端制造转移到中国,许多中高端制造并没有迁移过来。随着中国本土产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这些中低端的外企制造业越来越无法和中国本土企业竞争,外迁也就成为了一个无奈的选择。三星手机的生产从韩国到中国,再转移到越南,就说明了这一典型现象。
今日中国制造的优势,早已从劳动力成本转变为供应链效率和技术成本的优势。中国许多产业的供应链效率,特别是机电产品,所带来的综合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优势已成为很大的竞争优势,全球其它地区很难复制和具备。一个很好的案例就是手机生产,由于供应链的高效率,中国手机的制造成本总体普遍要比周边地区低15%-20%。
中国技术人员的低成本是中国制造的又一突出优势。制造业技术人员包括了硬件技术和软件开发人员。虽然中国各方面的技术与国际高端及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中国靠着自身丰富和庞大的技术劳动力资源,近十年的追赶速度还是相当惊人的。中国制造业近几年的转型升级离不开这一丰富和庞大的技术劳动力资源。2019年,中国有750万大专毕业生,而新增普通劳动力只有150万。这一新增的人员结构也决定了未来中国制造的结构和方向。
中国不但是制造大国,还是全球少有的消费大国,这也是各国企业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大多数商品,中国已是全球第二大市场,其中众多商品,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例如中国汽车的市场规模已是美国的两倍多,手机的市场更是如此。这么大的市场是没有一家跨国企业可以忽视的。为了进入并占领这一市场,更加贴近客户,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也就成了许多跨国公司的自然选择。
总体来看,外国企业为了利用中国制造优势和贴近中国市场需求而进入中国是理性的选择,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出中国也是产业发展的自然过程。过去20年中国制造所形成的优势不会瞬间消失,中国制造大国的地位也无法从根本上撼动。即使某些外国政治家希望本国企业撤出中国,但他们的政治愿望终究难以改变多数企业家的商业利益考量。
作者介绍
周林林为谱润投资创始合伙人及董事长。谱润投资创办于2002年,专注于中国的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大健康、大消费领域的股权及并购投资,目前同时管理美元和人民币基金。谱润投资成功案例有:水晶光电,利尔化学,上海钢联,雅士利,隆基股份,金禾实业,石大胜华,英杰电气,绿的谐波等。创立谱润投资之前,周林林曾担任美国视频数码技术公司(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裁;赛诺金生物技术(中国)公司总裁,麦肯锡咨询公司资深咨询顾问,美国罗门哈斯公司市场经理和事业发展经理。周林林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化学系,在美国马里兰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并在沃顿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
-
2020-04-02
吉凯基因完成近4亿元C轮融资,加速推动创新诊疗产品开发
近日,吉凯基因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C轮总额近4亿元融资,用于推动以转化医学为核心模型的创新诊疗产品开发,助力解决中国特有、高发疾病的新药研发难题。吉凯基因是上海谱润三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于2014年投出的项目。
本轮融资新引进投资方包括武汉人福生物医药产业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上海张江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誉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诸暨联创永钧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自贸区基金等五家机构,老股东上海谱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基金,创源InnoSpring跟投本轮融资。此外,银行也为吉凯基因提供了足额贷款授信。来自投资机构和银行的信任支持,将强有力地助推吉凯基因的转化医学产业化通道布局。
吉凯基因一直秉持“致力转化医学,共创健康明天”的宏大愿景,并不断引入专注、专业的高素质人才,让吉凯基因的体系与科学化管理、专业性创新相结合。2019-2020年,一批曾在诺华、丹纳赫等知名外企实战多年,拥有成熟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加入吉凯基因,让吉凯基因在专注技术的同时拥有更加先进的管理体系。2020年3月,前美国耶鲁大学遗传学系、癌症中心和干细胞中心副研究员,曾在礼来、Achillion等多家知名制药企业任职多年的程继军博士加入吉凯基因,不断提升吉凯基因的科研创新实力。
吉凯基因在科研创新方面屡获殊荣。2020年初,获得由上海市科委授予的“上海肿瘤药物基因靶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基因治疗技术创新中心”的设立。这两个中心的设立,一方面肯定了吉凯基因在肿瘤及遗传病方向的基础科研实力,另一方面代表着吉凯基因已成为上海市首批十家技术创新中心之一。
自2014年首次投资吉凯基因,谱润投资于2015年和2019年参与了增资,并且多年来在吉凯基因的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业务开拓,以及战略决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吉凯基因
吉凯基因成立于2002年,是一家以转化医学为核心模型的创新诊疗产品开发公司。在国外,转化医学是创新药物形成的成熟模式,但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致力于与研究型医生共同解决中国特有、高发疾病的新药研发难题,开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创新药物,吉凯基因积极接轨国际成熟的创新药物形成模式,潜心深耕17年,目前已建成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前研究再到临床研究的完整研究开发体系,形成独一无二的转化医学系统。www.genechem.com.cn
谱润投资
谱润投资创办于2002年,专注于中国的先进制造、现代服务、大健康、大消费领域的股权及并购投资,目前同时管理美元和人民币基金。谱润投资运用自身专业广泛的资源支持企业发展,提升企业价值,助力企业走向国际化,支持行业整合和并购,在国际市场上参与更高层次的合作与开拓。谱润投资的成功案例包括水晶光电,利尔化学,上海钢联,雅士利,隆基股份,金禾实业,石大胜华,英杰电气,绿的谐波等。
-
2020-03-31
美国确诊病例突破16万,失业人数或将逼近5000万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3月31日6时30分左右,美国共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60020例,确诊数居全球首位,死亡病例2953例。与24小时前的数据相比,新增确诊病例20345例,死亡病例新增517例。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疫情的模型显示未来两周,疫情的高峰还不会到来。未来30天是具有挑战的时期。特朗普表示,已经对100万美国人进行了病毒检测。
美国疫情的“震中”纽约州累计确诊数已超6.6万,纽约州州长科莫当地时间3月30日表示,该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达66497例,累计死亡病例达1218例;目前有超过9500例确诊病例住院接受治疗,其中重症监护2352例。科莫一再警告,纽约新冠病毒的威胁有可能使该州医疗体系不堪重负。
其他一些州也加强了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措施。马里兰州州长霍根(Larry Hogan)在3月30日发布“居家令”(stay at home),当地居民必须待在家中,只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外出,如购买食物、药品或从事“必需”行业工作。过去这是对当地居民的建议,如今已变为命令。
梅西百货(Macy’s)当地时间3月30日表示,本周开始其大部分员工将停薪留职,该公司因新冠肺炎疫情失去了大量业务。即使梅西依然在网上开展业务,但是销售额仍大幅下滑,使其不得不暂时解雇部分员工。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诸多经济活动“停摆”,餐馆、酒店、电影院、健身房和航空公司的收入已经崩溃。汽车销量直线下降,许多汽车制造商关闭了工厂。美国出现失业潮不但不可避免,随着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裁员也出现了加速。大多数雇主为了平衡贷款和其他的固定成本,选择了裁员。
花旗集团前全球外汇主管、深数宏观(DeepMacro)联合创始人兼CEO杰弗瑞·杨(Jeffrey Young)对《财经》记者指出,他们的预测并没有很多人预测的那么糟糕,但这只是因为调查结束是在人们大范围保持社交距离开始之前。更重要的信息是区域性和行业性的,为了解新冠病毒对就业带来的破坏的发展趋势,我们使用大数据发现医疗和清洁/维护工作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少,而工程和金融工作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然而,所有地区似乎都在遭受打击。
根据美国劳工部门数据,3月21日这一周,美国登记失业补助的总人数接近330万。几乎是1982年创下的纪录的5倍。两周前,在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还没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导致企业关闭之前,这一数字是21.1万人,接近半个世纪的最低点。
美国劳工部上星期报告说,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空前激增,遏制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严格措施使美国经济活动突然停止,掀起了一波裁员潮。
圣路易斯联储经济学家米格尔·卡斯特罗此前在博客上指出,美国大约有6700万人从事裁员风险高的工作,包括销售、生产和食品准备。此外,有2700万人的工作存在较为紧密的身体接触,例如理发师和饭店服务员。通过数据模型,他得出结论,美国或有4700万人可能失业。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圣路易斯联储经济学家写道:“相对于此前的数据,此次预计的失业数据非常庞大,但近期全球事件与过去100年美国经济所遭受的冲击不同。”
米格尔·卡斯特罗的预计没有考虑可能会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工人,退出劳动市场的工人会降低总体失业率;没有估计最近通过的政府刺激措施的影响,刺激措施将扩大失业救济金补助范围,并补贴不裁员的公司。
美国财长努钦当地时间3月30日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经济将经历一个”艰难的季度",但潜在基本面良好,对长期投资者而言,这是将资金投入美国的好时机。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将一项2.2万亿美元援助计划法案签署成法,这是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援助计划,以帮助缓解全面封锁造成的经济衰退。
谱润投资董事长周林林对《财经》记者表示,本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各国倾举国之力、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来应对,也是对全球范围内,政府之间、组织之间、民间企业之间相助合作的大考验。疫情对全球政经的影响将是深刻而持久的,甚至将冲击现有的国际秩序,改变经济和产业格局,同时也将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根本性改变。在近两年逆全球化的趋势中,这次疫情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的区域化,产业链结构的重组。
周林林认为,美国仍然是中国产业出口的最大市场,尽管所占比例这几年在不断下降。为了减轻贸易战对中国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企业应该考虑“前延战略”,即将产业布局贴近市场。而作为北美生产制造后花园的墨西哥,中国企业不妨积极探索在墨西哥建立产业基地的可行性方案。立足墨西哥,中国企业相当于直面北美市场,同时也可以作为打开中美洲市场的桥头堡。